
春节3种特色美食图片 -春节3种特色美食图片大全

过年各地有什么特色美食?
胶东地区过年的美食,可谓珍馐佳肴,花样繁多;而且哪天做什么,哪天吃什么都有讲究。
到了腊月二十三,过了小年辞了灶,过年的味道渐渐浓了。主妇们开始忙活着做过年的面食,男人们则忙着支开大锅,烀猪头,烀下货。于是,大街小巷,家家户户的小院里、窗户里就飘出烀猪头的袅袅香味。农家人过年,除了鸡鸭鱼肉,主要就是猪下货了。另外,还要做猪皮冻,正月里,家里来了客人,是少不了一盘晶莹清脆的猪皮冻的。
二十四是扫尘日。这天家家户户要扫房子。二十五开始,主妇们就忙了。一般家庭都要做几锅面食。首先是大枣饽饽(当地叫枣眼饽饽),这要做一锅到两锅。这要看正月里家里来的客人多少;因为这是招待来客吃的。再就是,要做一锅花饽饽,这是正月出门走亲戚要带的。如果自己手拙不会做,就要找那些心灵手巧的邻居帮忙做;因为这是脸面问题,做的不好,会丢人的。做饽饽的时候,顺带着还要做一些“零碎”:有神虫,丫丫葫芦,猪头,元宝等,这些要在大年夜分别摆放在面缸里,窗台上,锅台后,箱柜里。另外,还要包一锅包子,也是留待正月里吃。
到了腊月二十八九,家家户户都必做一种面食,那就是面鱼;当地俗称“炸锅”。在胶东,平日里日子再怎么紧巴,过年也必须炸面鱼;因为当地有个说法,说是过年不炸一下锅,来年就没有好日子过。炸锅的同时,还会炸带鱼,炸果子,炸麻花,炸丸子等。于是,二十八九这两天,满街都是炸面鱼的油香味。这味道,就意味着马上就过年了。
大年三十这天,胶东的三顿饭也是比较固定的。从老辈传下来的习俗是:早上吃肉包子,中午吃大米饭(当地叫大米干饭,一般还要添加豇豆,这样更香),晚上吃饺子。中午这顿饭,一般很丰盛。一般是八个菜,荤素都有。而且必须有鱼有鸡,象征着吉祥有余,年年有余的意思。正月初一早上也是吃饺子。早晨的饺子与大年三十的不同,因为里面包了些硬币,大枣,还有糖等。谁大年初一吃到这些,就意味着一年里有钱花,日子甜甜蜜蜜的。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头像关注,每天更新中……
①美丽白芝麻糯米(选好糯米)油炸《粿条》:图一
③都庞岭西岭山脚的本地农作特产香芋,《香芋扣肉》:图三、四
④本地木薯粉条和番薯粉条,炒酸辣或火锅:图五
⑥瑶乡山羊肉
⑦本地水牛肉、
⑧本地阉鸡肉煲汤
⑨沙姜八角糯米香粉蒸土鸭
⑩中国脐橙之乡富川脐橙:图六
我們廣西南寧市春節傳統除夕年夜菜有:白斬雞,大紅扣肉,菊花糖醋魚,青椒炒尤魚,發菜魚丸,雞蓉燕湯,(這個湯是用雞胸肉和肉皮和雞蛋攪和做的一種湯,配上古月粉,又香又辣,熱呼呼的很有味道),還有用洗凈的生菜葉,包上炒好米飯,叉燒,炸花生和油炒的綠豆芽,一起包著食。過年的甜食亦很豐富,有福壽餅,冬果,南乳條,小開口棗,沙糕(這是用炒香的米粉和糖粉加入山黃皮糖,塊成小方塊的糕點),還有東瓜糖,牛耳朵(這是用油炸做一個個像耳朵的甜面點),哈哈,現在想兒時的過年的美食,真是難忘的啊!現今這些傳統的美食,很多的年輕人(80後以後的人,對這傳統的美食不感興趣,很多新的食品,代替了這些80後的食欲了。
还有十一天就过年了。说到过年最开心的就是小孩子大人都放***聚在一起。当然最开心的还是小孩子,穿新衣,戴新帽的。
水饺
水饺作为新年的传统美食,可以说是最传统的春节美食了。大年三十必备美食,在来点醋。这个新年好开心呀(我们哪里也把水饺叫做包子,你们哪里叫什么呢?)
糖醋鲤鱼
糖醋鱼也是新年的必备美食。每年的除夕夜我妈妈总会做上一条,我们一家人吃着水饺就糖醋鱼。寓意也好:年年有余。
说起年糕 每年我奶奶离春节还有三四天的时候总会自己摸上点糯米面。然后叫上我。“东啊打年糕去”(我小名叫东)当然最喜欢炸年糕了。
炸货
腊月二十八我奶奶家就会炸一些炸货,什么辣椒盒子,茄子盒子,豆腐盒子,藕盒子,扁豆盒子,肉丸子。今年我奶奶还说要炸上个苹果盒子,不知道好不好吃,等到腊月二十八就知道了。
吃上一碗汤圆。年味彻底没有了,大人工作 小孩上学。新的一年,开始了,都开始忙碌起来了。
小年说的是我们哪里的一下习俗和美食。你们哪里的呢?欢迎补充。
聊一聊春节各地特有的美食吧?
广东南部盆菜
广东深圳以及香港地区过年,一定要吃“盆菜”,将多种荤素各自烹制好以后一层层码放在盆里端上宴席,各种荤类作为主菜必不可少;配料各家都稍有不同。
容易吸收汤汁的食材放在下面吸收汤汁,上面则摆上好看又方便实用的鸡鸭等~
四川九大碗之甜烧白,主要食材是五花肉,糯米和豆沙。整道菜蒸至酥软作甜食上桌,吃起来鲜香甜糯、色泽红亮且肥而不腻。如此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怎么能不受当地居民喜爱呢?
湖北炸藕饼
寓意“金包银”藕夹。湖北人吃藕可以煨汤,可以炒菜,可以粉蒸,也可以油炸,花样很多。油炸就是把藕做成藕夹,几乎是过年时家家户户会准备的一道菜。
广西侗寨粑粑
打年糕,也叫“打粑粑”,是侗族人的大事,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打年糕。年糕先用糯米蒸,再用大槌打,20分钟左右,糯米成黏黏的一团,就好了。
北京蜜供
老北京的“零食”除了年夜饭菜肴外,像古代祭神祭祖用的糕点—蜜供、沙琪玛等,也是北京人家中必备的食物。
上海红烧肉、腌笃鲜、八宝饭
上海人的年夜饭还精细、讲究,红烧肉、腌笃鲜和八宝饭必不可少。红烧肉的原料选用的是猪五花三层,经过制作之后,美味不可用言语来形容,肥而不腻,堪称中华美食中的一道经典菜式。
腌笃鲜是冬季上海餐桌必不可少的,春笋、咸五花肉还有鲜肉一起煮汤。
甜糯的口感趁热吃最好,豆沙馅微甜让口感更丰富。
福建佛跳墙
福建人讲究煲汤滋补,佛跳墙全国有名,这道菜所用了几十种食材非常珍贵,像海参、鹿筋、鱼肚、花胶、鱼翅等等。
做法也相当讲究,各种食材通过煎、炒、烹、炸多种方法处理后,码好上汤和绍兴老酒,使其充分融合。吸收了几十种食材的鲜气精华,汤汁的味道独特的浓郁。
江西粉蒸肉
以主料带皮五花肉加米粉和其他调味料制作而成。粉蒸肉糯而清香,有肥有瘦,米粉油润,五香味浓郁。
内蒙古乌日木
布里亚特蒙古族将面食和奶制品等称为「白食」,乌木日就是「白食」的魁首。用鲜牛奶反复熬煮后撇出奶油,然后放入刚熬好的奶干、列巴和果子等面食,和野果、煮熟的米饭以及葡萄干、蓝莓、白糖、奶酪搅拌煮熟,一大锅乌木日就这样出锅。浓浓的奶香,反正我是对这样的蒙古风味丝毫没有抵抗力啊!
浙江鳗鲞
过年之前宁波人就开始挂上鳗鲞,在外面自然风干。经过些时日就形成了它特有的温润油香的口感,鱼肉呈现半透明的状态,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宁波的鳗鲞是道不错的下酒菜,口感有韧性,越嚼越香。最常见的做法就是蒸食,或者煎炸也可以,咸香味爆足!
西藏古突
腊月二十九这一天,依照藏族人的习俗要吃一种叫做「古突」的食物。
就像有些地方吃饺子要包硬币一样,突巴团里分别包有石子、辣椒、羊毛、木炭、硬币等。 包裹完这些东西,剩下的面团就用来捏太阳、月亮、经书等有关文化的形状,然后这些小面团和面疙瘩就一起倒入牛肉或羊肉汤内煮沸。
重庆老油火锅
老油火锅涮出安逸生活热闹的山城夜景,枇杷树下小庭院,一口老油火锅搭配泉水鸡,浓浓年味究竟有多安逸,只有亲身体验过才知道吧~
湖南年糕、香辣肘子
南方地区过年吃年糕也是一种习俗,但湖南人的做法却有点特别。
3公斤大小的肘子,端上桌,取的便是个好彩头——湖南当地人管这叫做“扯皮有劲”,意为“过去的不开心都结束了,要迎来的是又一个新年,要脱胎换骨,从新开始”。
东北猪肉炖粉条
粗糙炖菜尽显淳朴,东北人的豪爽完全融入了他们的美食文化之中。在年饭上,这个特征体现得尤为明显。东北人的年饭看上去很“粗犷”,从这菜名里都透着股淳朴劲儿和豪放劲儿。
台湾围炉
闽南台湾地区,年夜饭会吃一顿“围炉”,就是传统的火锅但吃法却有很多讲究,更多的是一种美好的祝福。
鱼圆、萝卜和鸡都是必须要有的食材,一同涮下去象征团圆~好运和家庭美满!
除了臊子面,陕西还有臊子馄饨是很特色的春节菜。这个馄饨非常之小,很mini的~
臊子馄饨与普通的馄饨比较,皮薄馅少更像是一种面食,各家都会有自己特定的汤底浇头。
新疆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以新疆的最为出名,这里的人们过年一定会杀一头羊,各种吃法变换着来。
手抓羊肉有三种吃法:切片后上笼蒸热蘸三合油的热吃、切片后直接蘸精盐的冷吃,还有用热油边煎边吃。
这样无需过多加工和调料的羊肉,膻味不会那么重,能吃出肉质本身的鲜味。
云南杀猪饭
云南春节要吃的杀猪饭,是真的当场杀一头猪,然后忙活着做一大顿盛宴。
桌象征丰收的杀猪饭把一年的劳作成果与亲人分享,团坐在桌前热气腾腾年味十足。
春节的传统美食有哪些?
春节的美食有腊味、饺子、汤圆、年糕、春饼等。
1、腊味
腊肉、腊肠、腊鱼是南方一些地区家家户户必备的春节美食。麻辣的川味腊肠、微甜的广式香肠、色彩红亮的湘西腊肉、金华火腿都是很受欢迎的民间传统美食。
2、饺子
饺子是北方人过年必吃的食品,因其形似元宝,被人们赋予“招财进宝”的寓意,人们还把寓意吉祥的硬币、糖果、红枣、花生等包在馅里面。吃到硬币象征新年发财,吃到糖果表示来年生活更甜美,吃到花生则寓意健康长寿。
3、汤圆
南方过年的标配是汤圆。上海、江苏等地正月初一的早餐要吃汤圆,寓意团圆美满。
4、年糕
软糯又富有韧劲的年糕也是南方过春节必备的食品。年糕除了好吃外,春节吃年糕还在于其好彩头,糕同“高”,寓意日子年年高升。
5、春饼
春饼又称春卷,是用面粉烙制而成的薄饼。吃春饼讲究包着菜一起吃,从头吃到尾,意为“有头有尾”,代表吉利的意思。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96167400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jtissue.com/post/6188.html发布于 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