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游玩景点感想 -推荐游玩景点感想怎么写

你去过贵州的哪些景点?有什么感想?
贵州的梵净山,云雾缭绕蘑菇石,手脚并用紧拉锁链,上得金顶览众山;顺着石阶跑到山脚下,两腿肌肉酸痛酸痛的,站在原地双脚自动“发无线电报”,哈哈!好难忘的梵净山游乐啊!朋友:你经历过吗?
06年我去过贵州凯里,有条清水江,站在岸边,可以看到水里的鱼,河水清澈见底。还个金泉湖,每年都有斗牛比赛,好像在那里举行。凯里最出名的还是酸汤鱼了,酸汤鱼的味道让人回味,让人回忆曾经的岁月.......。
我去过四次贵州。景点去过很多,比如全国最大的瀑布黄果树,荔波的大小七孔,目前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西江千户苗寨,最美的山水奇观梵净山,最古朴的镇远古城。
但我还是喜欢黔东南的少数民族村寨。去年三月份去参加了苗族姊妹节,在施洞,长滩,老屯等地,古风古俗保持得比较好。在榕江,我们去了一个叫归柳的村寨。归柳侗寨是第二批传统文化村落,是民风民俗和生活习惯最原汁原味的一个村子。处在海拔760m的山坡上,土地肥沃,林木茂密,水流潺潺,植被保护完好,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整个村子没有一台空调,最奇怪的是虽然树多草密,却没有蚊子。是一个天然的避暑胜地。村里生活着苗族、侗族,两个不同的民族千百年来和睦相处,赤诚相待。虽可互相通婚,却各自保持着自己的民风、民俗。数百幢干栏式木瓦结构的侗族民居保存完好。
村里青山绿树,炊烟飘摇。仍保持着肩挑背扛,镰刀锄头的人工劳作,效益低下,生活水平也不高,村民至今还穿着自己手工缝制的粗布衣服,烧木柴,但社会稳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还有荔波的董蒙白裤瑶,水族村寨怎雷,等都是贵州值得去一探究竟的神秘村落。(图片为美丽中国行队员途中拍摄的归柳、怎雷、董蒙等村寨)
我在贵州遵义有一个长租度***房。每年热天必去。然后以此为据点,急每隔一周就得出行。买入一张贵州省地图。老板送了一板不干胶小红旗,估计二三十面吧。这七年把整个贵州除芃净山外的有名或无名的景点走得差不多了。红旗也贴在地图上用完了😊。现在在根据贵州各旅游平台的介绍搜索一些冷一点的景点作为下一步出发的目标。使得每年三个月在贵州玩得开心,最近两年贵州省出台的高速路半价收费更是感觉不去不划算了😁!
感谢“悟空小秘书”邀请。作为一个喜爱旅游的贵州人,表示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因为贵州的知名景点基本上都到过,还不止一次,这要一个一个都给你说一下感想,估计有点累。
贵州省虽然不大,面积只有17万多平方公里,但是对于全国唯一的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也得以保留太多原生态的美景;再加上民族众多,风情各异,所以旅游景点非常的多,截止目前为止,全省的A级景点景区数量多达286个,然而还没有开发或没有完全开发、不为人知的优美风光和动人风情更是不计其数。
来到贵州,最主要的体验一是山水自然景观,这方面的代表有4处世界自然遗产地:黔南荔波茂兰喀斯特(大小七孔)、遵义赤水丹霞、黔东南施秉云台山、铜仁江口印江梵净山,以及举世闻名的黄果树大瀑布、马岭河峡谷、织金洞等等;二是多***族风情,以世界文化遗产遵义海龙屯(土司文化)、西江千户苗寨、朗德上寨、黎平肇兴侗寨、地扪侗寨等。
“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是贵州旅游最好的写照,这里的青山、河流、湖泊、村寨、古城、古镇,每一个景点都有让来游览的朋友们流连忘返的充足理由。
热烈欢迎全国以及全世界的朋友们来贵州旅游。
同一地点拍照对比发圈的说说?
不适合比较因为同一地点拍照并不能准确反映出每个人的外在条件、状态、心情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并不能作为有效的比较标准。
同时,人们在发圈发布的照片中往往都会进行筛选和修图处理,使得照片与现实存在很大差异,难以准确地进行比较。
如果想要进行有效的比较,可以考虑从更客观和全面的角度出发,例如分析照片中的背景、人物、服装、妆容等方面的差异,或者参考照片中的时间、地点等信息,结合自身经历和感受进行比较和评价。
1.同一个地方照相,虽然不同的年龄,但是在这个地方永远有我所有的回忆!
2.这大概就是我美好的记忆,同一个地方照相,让我每一年来一次给我的人生留下所有的美好!
3.活出自己的快乐,见证自己美好的成长,同一个地方照相,让我无时无刻会想起我的人生!
旁边景点打折,被堵在家门口3小时。大家都有什么感想?
我有过类似的经历,不过我觉得,不用担心,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说一下我自己的经历吧,大概十五六年前吧,我住在北京香山(西山)脚下的南河滩村(前几天看卫星地图,那一片好像***了)闵庄路那附近,当时刚毕业,因为穷,才在那边村里住,一个月房租三四百,还能承受,从2004年住到2007年,门口的香山南路是去香山和植物园景区的两条主路之一,据说是当年走坦克的战备路,路很窄,只有双向两车道,后来扩成了双向四车道,但是还是比较窄,一到周末节***日就堵得出不来,特别是春天花开那段日子,都是去植物园的,秋天有红叶那一个月都是去爬香山的(几万人几万人的上去),当年哪儿买的起车,那时候香山地铁还没通,出门都是公交,每当这种时候,上下班根本等不到公交,从香山南路闵庄路口一直堵到香山公园停车,大概三四公里长,而且是一整天的堵,从早堵到晚上十一二点,所以,每次早上上班只能早出来,要不然就迟到,还好当时公司管的不严,完成工作就好,晚去会没事,打车是打不起了,晚上下班就提前一两站下车走回去。我是2009年回到山东的。记得2010年十一二月吧,具体时间忘记了,我北京出差,去香山找我同学,正好赶上看红叶的时候,我当时住朝阳区,下午忙完就地铁转公交的往香山赶,又是到了南河滩村,就堵住了,然后我从南河滩下车,一路走上香山,还好是熟悉的路,一路走过去,就当回忆过去了,哈哈
说了那么多经历,说回为什么我觉得类似的问题以后是一定会有改变,从两个方面来说
第一,国家基建一直在提高,不要忘了中国是“基建狂魔”,景区周边一定是重点发展区域,路一定会越修越好,越修越宽,交通会越来越便利,看现在去香山和植物园,坐地铁就可以去,香山周边的停车场也变多了,对吧,要相信国家有这个实力;
第二,现在国人的旅游观念是在慢慢改变的,错峰出游的观念已经在形成,虽然还需要有个过程,但是也是一个大趋势,个人感觉人们慢慢就不会扎堆去景区了,观念是在逐步改变的,不要着急。
最后也需要换个角度说一下,其实你门口的景区人多,说明生意好,周边人也是获利的,可能你家周边的经济,就是靠景区带动起来的,也就是说,你现在的好日子,或多或少的都跟旁边景区有关系,如果真没人去景区了,周边经济不好了,你也会不舒服,有得必有失嘛,要多个维度思考问题,对吧?
以上仅为个人简介,大家相互探讨
我是贵州安顺的。我们那里有黄果树大瀑布。世界辐射最低的洞穴,龙宫。其实说起贵州的景点,真是数不清楚。比如毕节百里杜鹃,平坝的万里樱花,龙里的油菜花,我的家就在贵阳与安顺的中间,而且据调查,据历史求证,我们这一带的都属于一个名族,大汉族!我们都是500多年前朱元璋派过来的,过来干嘛了?那时候云南的梁王想要造反,朱元璋就派几百万大军过来攻打他,打完以后有人出了个主意,你们班师回朝之后,又有人造反,怎么办?后面我们的祖先就被迫留在这边,所以我们很多的村子都是以屯来命名,为什么叫屯了?屯一般指聚集,屯兵,屯粮!比如我家那有,天龙屯堡,云山屯,鲍屯,等等。2015年的时候,南京人过来寻亲,还把他们当地的泥土带了过来,给我们立了一块石碑,“叶茂思根”我们的着装都还是凤阳汉装。“石头的街面,石头的墙。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缸。下面有放图片。很多外地人那时候就想过来看看这些石头的屯堡啊,时间太久我也记不太清了,只是记得日本的公主来过,真的是水泄不通,一个小镇突然来那么多人,小时候看电视觉得公主应该很漂亮,年轻,就想去看看,既然路走不了就爬到人家楼房顶去看。一看不得了。公主啊并不是我们想象的年轻漂亮。而是一个花甲老人。在小镇经过宣传之后,人流量就多了,很多人都喜欢到这里来看看。提问者千万不要觉得我跑题了,在我们镇上没有发展旅游的时候,都是没有路灯。环境也很差,晚上8点之后都不敢出来玩,路上坑坑洼洼的,各种不方便。发展旅游以后都安了路灯,环境也变好了,街道还有保洁,村民还学会说普通话,卖一些她们自己的小手工。所以我觉得只要环境改善了,条件改好了,虽然景区热闹了,有时候被堵堵就被堵堵吧,更何况我们村现在还修了广场,和外环路。好多人家已经买了自己的小车,要是没开发旅游之前,谁家买的起小车?那时候连医保也交不上。感觉说了好多了,还有很多都没说,直接上图给你们看看。还有我们屯堡的地戏,我们屯堡的服饰。最后再回来正文,只要家长发展的好,家门口被堵,我挺高兴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96167400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jtissue.com/post/63.html发布于 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