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磊磊特色美食 ,磊磊美食城

最能让外地人感受苏州魅力的是什么?包含但不限于美食、景点、人文习俗等?
一个外地人,来感受苏州的魅力,要去哪里?如何感受?我来过苏州数次,把苏州园林,虎丘、寒山寺,等该看的都看了遍,却独独喜欢平江路,有关老苏州的美食、人文、风情,全都浓缩在这条千年的平江路上。宋代《平江图》上,苏州东半城的主路,就是平江路。
1、平江路,一条自带香气的文艺清新的古街。
从干将东路的南边走进去,石板路边,小桥流水,桥是风蚀磨损的古石桥;黛瓦粉墙木格窗门的老宅,斑驳的苔痕掩映在肆意生长的藤萝花草之间;那些临街的老宅铺面,桂花糖粥、生煎、卤汁香干、松鼠桂鱼各种香味错杂,还有一道霸气浓郁的面包香气,在平江路的中段一统了各种气味的天下,那家生产无敌香气叫做“唐派”的面包店,也成了我们除去桂花香,在苏州最惦念难舍的味道。
一条平江路走下来,每往前三五步间就可更新视觉和味觉,街巷里还隐约有苏州评弹的声音,叮叮咚咚咿咿呀呀的传来,当然,这是放的录音,那家用粉笔在小黑板上写着“昆曲评弹演出时段:下午4点和晚上8点”的茶馆。
2、[小吃美食]、平江路的迷人,光靠文艺还是不够的。几道苏州菜,再加上几个老手艺人,就可以让你品尝到古时候传下来的美味,舌尖上的苏州,最接地气。
[搅搅糖]在狭窄的巷口,支起一张桌子就开练的师傅,把融化的麦芽糖凝出不同造型的糖人、动物、或者棒棒糖,大受小孩子和童心未泯的大孩子们喜爱,“搅搅糖”其实就是北方多见的捏糖人之江南版。
[陈记老苏州糖坊]他家卖的是手工糕点,每天我们从门前走过来走过去,那个年轻的师傅都围着围裙,在埋头切糕,满满当当的铺面上,摆着各种有趣可爱的小动物花生糖、芝麻糖、牛皮糖、桂花糖什么的,
[洪登记]从挂着灯笼的大门走进去,一进两进三进,这才是苏式老宅的庭院深深。走到最深处,是一座搭成亭子的小舞台,每到夜里食客汇聚时,便会有一男一女怀抱三弦和琵琶,时而抑扬顿挫,时而行云流水,吴侬软语的唱腔和着拨弄的琴声,飘荡出深深的宅院,直漫到平江路的长街上去。他家比较有趣的是那只***球,老师傅在油锅里,反复浇油挤压再浇油,最后膨成一只洒满芝麻的***球,端上桌,一点点的撕开吃掉,玩耍的快乐超过了舌头的***。
[鱼米纪]这家店不起眼到不用心去找,就会轻易忽略错过。我们拿着苏州旅游局给的市民卡,找到了这里,点了大闸蟹、清蒸白鱼、木渎乌米饭、荠菜银鱼羹,几样菜吃的我们满心欢喜,我们就三番五次的跑来他家吃饭,坐下来,豪气的喊道:老板,来份大闸蟹!
3、 [古石桥、老街巷]
平江路上有数座跨河的古石桥。
我们从南边走进来,看到的第一座古桥称做“思婆桥”,相传是唐代古寺的尼姑所建,因尼姑在苏州话里被称为“思婆”而得名。桥上石板两端雕刻着象征佛教的莲花图案,似乎印证了这个故事的真实性。
平江路的中段,有座唯一的廊桥“雪糕桥”,背后是一段贫穷孝子捏雪做糕,奉给双亲的故事,只是想那寒冬里用冰雪捏成的糕点,老人家怎么吃的下去?
除此之外,还有朱马交桥、唐家桥、胡相思桥、打急路桥、奚家桥等,都是唐宋以来数百上千年的历史,光从名字上,就能想见,沉淀在众多古桥后面漫长的故事。
[老街巷]
自宋代开始,平江路就以“十泉里”的名称,成为老苏州的主街道,那十口古井至今还残留着数口,俯首井里,已不见清泉水,满是垃圾了。
从南走到北一点六公里,两侧的横街窄巷如狮子寺巷、联芳巷、东花桥巷、曹胡徐巷、大新桥巷、卫道观前、中张家巷、大儒巷、萧家巷、钮家巷、悬桥巷等,数百年来,从这些老街巷走出无数名门大家,比如顾家花园4号的史辨学***顾颉刚先生,悬桥巷27号的清代状元洪均,和他的小妾名妓赛金花,南石子街5-8号的清代书法家潘祖荫,等等。
4、湮没在平江路古旧石板街巷里的,不止是流逝的时光,还有历经朝代更替数百年的名人轶事,令人唏嘘不已。
我们并不太在意那座“昆曲博物馆”,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耦园”,被刻意展示的,往往已经失去原本的感觉。我们最喜欢做的,就是漫步在平江路,任由身边行人如过江之鲫来来去去,眼里有夜色,耳边有琴声,口鼻闻花香,自在随性,惬意快乐。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96167400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jtissue.com/post/1734.html发布于 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