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古镇景点推荐 -惠州古镇景点推荐图片

惠州的平海古城有多少年历史了?
平海古城建于明洪武18年(公元1385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岭南文化的一块"活化石"。平海距惠东县城53公里,地处惠东县最南端,面临南海,东靠***,西倚大亚湾,历来是海防重镇和惠州南部海运进出口的咽喉。元末明初,盗寇猖獗,明洪武年间,平海建造城池,抵御外侵。清康熙至嘉庆年间,在平海城前沿相继筑有大星山炮台,盘沿港炮台,墩头港炮台、东缯头炮台和吉头炮台、筑成一道道壁垒森严的海防线。平海古城至今仍较完整地保留着四座城门楼、部分城墙、完整的十字古街、大部分古民居以及一批古寺庙、古文化遗址和大量的历史文物。
元末明初,盗寇猖獗,民不聊生。洪武年间,明太祖派花都司到平海建造城池,抵御外侵。"城周五百二十丈,高一丈八尺,雉蝶八百七十一,城门四座。"平海建城设所后,又设立平海巡检司署,平海营参将署,平海营中军守备署,还设有平海仓,为直隶归善县屯粮机构。清康熙至嘉庆年间,在平海城前沿相继筑有大星山炮台,盘沿港炮台,墩头港炮台、东缯头炮台和吉头炮台、筑成一道道壁垒森严的海防线。
平海古石桥风平海古城惠东县平海镇六乡村石桥头村口有一座建于清朝的4桥墩5孔石桥,该桥历经230多年风雨的侵蚀,除河中一个桥墩部分坍塌外,其余桥墩及桥身均完好无损。石桥桥面宽1.4米,全长约30米。这是惠东境内迄今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石桥。[2]
石桥头村因为石桥而得名。离石桥数十米有一座小土丘,土丘下有一块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正月十日立的石碑,碑文依稀可辨:"昔明朝上古先人,建造桥梁五度,今经年深久远,惨遭洪水伤颓,沙压桥梁,路坎成坑",为方便村民进出,村中贤达出面筹集资金,"修数百年崎岖之路,造千万人来住之桥"。后面是建桥捐资者的姓名及捐资额的记载。
据此碑文推断,石桥始建于明朝,后被洪水冲毁,乾隆三十六年重修。村民介绍说,现存的石桥依然是当年的风貌,虽然每年都要经历几次洪水,且有时几乎淹没桥面,但石桥一直不倒。
十字古街平海古城小巷贯通于平海古城东西南北城门楼的街道,即"十字古街"。与古城连接在一起,显得和谐得体。街道至今仍保持一排排、一座座古代民居的风貌。这些民居多是均衡对称式平面方形砖屋,为府第式、围龙式、四合院演化而来的综合结构。[2]
古城内有七口古井,称为"七星井"。相传井是按照太阳、月亮、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的名称标定的。七星井深约8米,均用规格石块砌成,十分坚固。井径全是圆形,井台有方有圆。七星井水质随气候变化,雨季水淡,冬旱水咸。[2]
甘泉济师据记载,康熙二十一年十月,清军水师提督施琅奉旨率三万水兵驻扎平海,等待乘风东渡台湾。当时正遇到干旱,军中缺水。平海天后宫旁有一被填废井,施琅命令挖掘,并暗向妈祖祈祷,井挖好后泉水甘口,解了老百姓、兵士用水之难,泉水从此不竭。施琅以为这是神赐甘泉济师,亲书"师泉"二字,此井至今仍存,现位于平海村天后宫。[2]
惠州的四大古镇?
四个古城,惠州市廊中市,平遥丽江,古城,惠州市,(安徽)黄山市,郡街镇,刚城市,称为惠州市,惠州市黄山,夏天产兆城,城镇,始于秦朝!惠州古城是三所,当地校之一,被称为东南zoulu和礼仪的状态。还有一个洲,施方,徐国,南雪大厦,阳河大门,惠州市惠山等
古镇到惠州要多少钱?
车次 目的地 发车时间 公里数 票价9385 中山 07:45:00 218 中山(90) 9386 中山 09:00:00 218 中山(90) 9387 中山 10:30:00 218 中山(90) 9388 中山 11:45:00 218 中山(90) 9389 中山 13:15:00 218 中山(90) 9390 中山 14:30:00 218 中山(90) 9391 中山 15:45:00 218 中山(90) 9392 中山 17:00:00 218 中山(90) 9393 中山 18:15:00 218 中山(90) 只到中山车站,要转车。差不多100元
广东古镇排行榜前十名?
1、范和古村: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稔山镇范和村
2、皇思扬古围村: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多祝镇皇思扬古围村
3、旭日古村落: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龙华镇旭日村
4、周田村: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秋长镇周田村
5、吉水围古村: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公庄镇吉水围
6、功武村:位于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沙迳镇功武村
7、龙门鹤湖围:位于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永汉镇鹤湖村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96167400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jtissue.com/post/5157.html发布于 昨天